“紅隊加油!加油!加油”“出拳!出拳!”“摔!摔!摔下去!”隊友們激情的吶喊、教練員嘶啞的喊叫、運動員奮力的怒吼,在宿州市體育館響起。
10月4日至6日,2023年宿州市第七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武術散打比賽激情上演,吸引全市近300名隊員在武術散打搏擊擂臺上以武會友、勇猛對決、爭金奪銀。
武術散打比賽由宿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教體局承辦,市體育運動學校、市散打搏擊運動協會協辦,共設男女甲、乙、丙、丁8個組別,其中,甲組選手年齡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以內出生者,乙組選手年齡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以內出生者,丙組選手年齡為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以內出生者,丁組選手年齡為2014年1月1日以后出生者。每個組別按照選手年齡性別等階段特點,設置從最低16公斤級至最高+80公斤級共68個小項,產生55枚金牌。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一種傳統的體育競技項目,散打是中國武術形式中的重要部分,中華武術的精華,集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于一體,最具實戰性、競技性、欣賞性。
“今年的散打比賽和往年相比,參賽人數逐年增多,而且年齡也趨于低齡化。”一位賽事負責人說,“很多參賽的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技藝精湛,對抗非常激烈!”
在比賽現場,伴隨著裁判員的抱拳禮,“開始”口令聲響,一場場熱力十足的“巔峰對決”精彩紛呈,各競賽組別的武術散打小將遠踢近打貼身摔,絕招頻出,剛勁兇猛的拳法、雷霆萬鈞的腿法、干脆利落的摔法,一招一式都展現出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功底,選手們以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為現場觀眾獻上了一場武術散打視覺與技術的雙重盛宴,彰顯中華武術的魅力和新時代青少年運動員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整個賽場充滿著力量與激情,洋溢著青春與活力,賽出的是技巧與勇氣、呈現的是榮光與夢想。
據了解,比賽采用單敗淘汰制,使用傳統護具,裁判員規則采用中國武術協會審定的《武術散打競賽規則與裁判法》;運動員必自備護襠、護齒、繃帶、護腳背,護頭、拳套、護胸由賽事組委會提供。個人名次各級別錄取前八名,頒發獎狀;團體名次錄取前三名,頒發獎杯;設“體育道德風尚獎”“優秀教練員”“優秀裁判員”。
宿州市教體局負責人表示,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散打更是吸取其精華,在宿州市第七屆運動會設置武術散打項目,就是普及推廣武術運動,傳承武術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為青少年選手提供展示、切磋、交流的舞臺,公平公正的競技平臺,詮釋武術散打運動和中華武術的無限魅力。
據悉,宿州市運動會是由市人民政府主辦,市教體局承辦的全市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競技性最強的綜合性體育盛會。每4年舉辦一次,在省運會后舉辦,宿州市已經舉辦6屆,所設項目基本與奧運、全運、省運相同,舉辦市運會的目的是為國家奧林匹克戰略培養新人,選拔人才。宿州市第七屆運動會比賽時間是2023年7月至10月,開、閉幕式將于10月下旬舉行,分為青少年部、群眾體育部、高校部。競賽項目青少部設21個、群眾體育部設17個、高校部設8個。開幕式前,青少年部將組織籃球、足球、排球、手球、橄欖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跆拳道、武術套路、游泳、輪滑、軟式棒壘球、陸上賽艇等項目比賽,高校部將組織田徑、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操舞類等比賽。開、閉幕式期間,青少年部將開展田徑、空手道、武術散打、拳擊、摔跤、柔道等比賽活動,群眾體育部將開展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氣功、廣場舞、足球、地擲球、飛盤、旱地冰壺、氣排球、網球、輪滑、跳繩、象棋、圍棋、太極拳、廣播體操等比賽活動。
(高繼周)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