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安徽科技學院紀念“一二·九運動”沉浸式誦讀會在鳳陽校區五四廣場舉辦,該校黨委委員、副院長黃遠友與現場同學們一道,以沉浸式詩文朗誦的形式,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
誦讀會上黃遠友指出在一二九運動中,青年學生之所以振臂一揮,云集廣場,其精神動力就是愛國主義,他們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無私的真誠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氣壯山河、感人至深的。他指出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他希望安科學子主動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在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奉獻社會的進程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誦讀會以一二·九運動發展為脈絡,深刻剖析了一二·九運動的起因、經過和歷史意義,用鮮活的歷史事例和場景再現,引導青年學子感同身受,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主動融入。《逃亡》《演講》《游行》等情景劇的串聯,讓現場的觀眾無比動容,《告全國民眾書》《熱風?隨感錄四十一》等情景誦讀,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加青年學子對故土家園、骨肉同胞和燦爛文化深深的眷戀與熱愛,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捍衛主權和領土的威武不屈,自強奮進、生生不息。《這一幕》《戰河》《愛國之路》等現代詩歌朗誦展現了安科學子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青春誓言。校團委副書記李剛領學《中國共產黨簡史》相關內容,食品工程學院團委副書記吳玘朗誦的《青春中國》將誦讀會氣氛推向高潮。
本次誦讀會采用沉浸式表現形式,主題與主線同呈現,朗誦與表演互襯托,老師與學生共言說,演員與觀眾零距離,這是創新團員青年學習形式的一次積極嘗試。近年來安徽科技學院共青團組織堅持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持續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探索青年思想政治引領新思路,尋找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新路徑,延伸團組織實踐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新方法,引導廣大安科團員青年厚植家國情懷,永葆奮斗品格,把個人理想同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相結合,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安徽科技學院黨委委員、黨委宣傳(統戰)部部長何永勇,黨委學工部部長、學生處處長黃立義,黨委研工部部長、研究生處處長張春雨、團委書記張聰出席誦讀會。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