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把“辦證難”變成“專班辦”、“通關慢”轉為“一日達”、“審批繁”化作“指尖辦”,以服務“加速度”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
在安慶市宿松縣,這家民營企業生產的電子秤年出口量達600萬臺,做到了細分領域的全國第一。然而前不久,企業的一棟廠房和一棟宿舍樓卻因歷史遺留問題辦不了房產證,負責人洪培東很是著急。
安徽優尚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洪培東
沒有這個合法的證明,這個心里壓著這一塊石頭。
宿松縣迅速成立由不動產登記中心、消防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將企業問題列入重點督辦事項。
安慶市宿松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副主任 汪徐查
查找原始檔案,組織了專業機構對兩棟樓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測,完善了規劃核實、消防驗收、竣工驗收手續,讓企業最終取得了登記證書。
安徽優尚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洪培東
這個證辦好以后,在融資方面可以有2000萬(元)的授信額度。對我們廠的資金的流動性,包括海外建廠,都有巨大的幫助。
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截至目前,宿松縣已累計為企業解決各類問題300多件,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黃山,這家食品生產企業建設初期急需引進國際生產線,但對進出口政策不熟。黃山海關了解情況后,通過“一站式”通關服務,保障價值數千萬元的進口設備準時安裝投產。
黃山海關綜合業務二科 科長 王鵬飛
立即上門對接,啟動重大項目“一對一”服務,采用“預審核+綠色通道”服務模式,全程指導
農夫山泉(安徽黃山)飲用水有限公司 行政科長 李姣
僅僅1天就為企業快速辦理減免稅和查驗通關手續,為我們節省關稅1000多萬元,保障了進口設備及時到廠,加快了投產的進度。
用足政策紅利,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黃山海關通過減免稅申報預審、疑難商品歸類前置指導等措施,將企業通關時效壓縮30%以上。
在滁州市來安縣,這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年產20萬噸合成氨新項目正在建設,原本需要跑多個部門才能完成的水電氣網報裝業務,由于實現了“一站式線上”辦理,為項目建設按下了“加速鍵”。
滁州市來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行政審批股 負責人 章世明
以往需要分別跑供水、供電、供氣、網絡四個部門,現在只需要通過“高效辦成一件事”線上平臺提交一份申請表格,最快一天就可以完成。
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基建部 負責人 何杉杉
都不用到現場去,在網上提交一次材料就能辦理完成,現在我們就專心搞項目建設,預計在今年年底就能正式投產。
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當地不斷完善的“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平臺,有效節省了企業辦事時間和費用。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辦件1444件,其中涉企辦理事項225件,惠及企業200多戶,群眾滿意度100%,
滁州市來安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副局長 張業勇
截至目前,我們共上線運行3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業務,企業群眾提交材料平均壓減75%,審批時限平均壓減70%
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一季度,安徽規上民營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55.5%、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