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姚律師列舉的學生欺凌事件讓人震撼,具有教育意義”“原來光刷題不夠,李老師教我們學會和心態和解......”為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緩解青年學子備考壓力,5月7日,由團安徽省委主辦,安徽青年報社、團馬鞍山市委協辦,團當涂縣委、當涂縣教育局、當涂縣提署學校、當涂縣第一中學承辦的安徽共青團“青春護航”送服務下基層系列活動走進馬鞍山市,以愛之名,護航青春。
對學生欺凌說“不” 傳遞校園正能量
當天,在當涂縣提署學校舉辦的“護航青春 法治同行”青少年普法示范性活動中,省12355青少年服務臺負責人、浙江京衡(合肥)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姚煒耀受邀為該校師生做“防學生欺凌 護青春成長”專題講座。
講座以生動鮮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語言,分別從“學生欺凌的定義”“如何識別學生欺凌”“如何應對學生欺凌”“如何預防學生欺凌”等方面展開,詳細介紹了學生欺凌的表現形式、危害后果、法律責任等。姚煒耀結合真實發生的學生欺凌案件,詳細剖析了學生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觀者在事件中的行為和心理狀態,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學生欺凌帶來的危害。針對如何應對和預防學生欺凌,姚煒耀針對學校、教師和學生層面分別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引導同學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該校師生表示,此次活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為營造安全、和諧、法治的校園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校團委負責人夏榮談道,“講座中,姚律師以生動案例為切入點,從學生欺凌的界定、表現形式、危害后果及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有效提升了師生對學生欺凌的認知水平和應對能力。”該校學生王朝強在聆聽講座后表示,“通過姚律師的課,我學會了如何避免成為被欺凌者,如果遇到欺凌該如何求助。以后,我將從自身做起,堅決抵制學生欺凌,用友善和包容傳遞校園正能量。”
拒絕考前焦慮 以平常心乘風破浪
隨后,在當涂縣第一中學舉辦的“護航青春 輕松備考”高考心理減壓示范性活動中,合肥師范學院心理學教授、安徽省教育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李群受邀開展考前心理減壓講座。
結合高考考生的實際情況,李群從“心態不好的表現及其危害”“怎樣修煉好心態”“輕松備考的建議”三個維度展開,并通過歷年考生以及體育競技場上運動員的案例分享引導考生科學調適備考心理、提高心理素質、成就幸福人生。講座中,李群與考生積極互動、熱烈交流,現場氣氛輕松而活躍。
該校師生表示,此次活動幫助考生正視高考帶來的焦慮與壓力,勉勵考生以更加積極陽光的心態備考。考生朱冉形容自己被這場講座“點醒了”:“原來總以為越緊張越能考好,當聽老師講到‘耶基思—多德森定律’才明白,過度焦慮反而會拖后腿。老師提到‘考試三種狀態’時,我簡直對號入座:模考時,我總盯著難題慌神,結果簡單題反而出錯,這不就是‘失常發揮’嗎?當老師講到‘生理焦慮表現’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最近總是失眠、手心冒汗,其實就是被焦慮‘綁架’了。印象最深的是老師講到‘有實力是前提,但不是結果’——原來光刷題不夠,還得學會和心態和解,就像老師說的‘把注意力放在答題本身,而不是考砸了怎么辦’,這或許就是我接下來要修煉的應考必修課。”
“跟著老師練習‘積極語言暗示’,說出那句‘堅持就是勝利’時,莫名有了底氣。還有‘考試期間十個一’的小貼士,讓我突然覺得備考不再是無頭蒼蠅般的慌亂。最喜歡結尾那句‘你不能樣樣勝利,但可以事事盡心’——高考或許不是終點,而是一場教會我們‘如何與壓力共處’的成長課。”考生陳鴻鑒在講座前以為心理講座會很枯燥,但聆聽后卻被講座中提到的“平常心”和“自我暗示”圈粉,太在意“別人怎么看我”,會忘了“做好眼前題”才是關鍵。講座后,陳鴻鑒的書包里多了張寫著“平常心”的便利貼,“希望自己能像老師說的那樣,帶著進取心奔跑,也帶著平常心抵達。”
當天的“青春護航”馬鞍山站系列活動中,團馬鞍山市委、團當涂縣委、當涂縣教育局等相關負責人到場指導。接下來,我省共青團和教育系統將持續加強青少年青春自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記者 謝婷婷 通訊員 何濤 王志新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