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長江路幼兒園教育集團京福分園的戶外場地上洋溢著探索的喜悅。小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與樹屋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互動”。從小心翼翼攀爬木質階梯,到合作搭建樹屋賽道,孩子們用靈動的雙眼觀察、用靈巧的雙手實踐,在樹屋樂園里展開了一段充滿童趣的旅行。
第一階段:自由探索樹屋的玩法
游戲開啟,小班孩子們踏入歡樂的自由探索時刻。有的爬樹屋、玩滑梯;有的在樹屋里玩過家家;還有的用各種器械嘗試搭建賽道。
在自由探索中,不少孩子對器械搭建賽道尤為著迷,專注地用輪胎、海綿棒、雪糕筒等擺弄組合,在操作中,探究與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漸萌芽。
第二階段:深入討論,解鎖游戲新方法
基于第一階段的探索經驗,孩子們用畫筆將自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表征。
隨后,開啟了第二階段的游戲?;顒咏Y束后,教師帶領幼兒返回班級開展思維分享活動。孩子們踴躍發言,紛紛闡述在游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在輪胎上走不穩”
“海綿棒總會掉下來”
“爬的時候會碰到海綿棒”。
孩子們想出來了各種解決方法:“雙手打開,保持平衡”“把海綿棒塞進洞里,塞緊”“用膠布把海綿棒粘在雪糕筒上,這樣它就不會掉了”“爬得低一點就不會碰到海綿棒啦!”
教師梳理幼兒想法后,組織幼兒分組開展實踐驗證。
一組將海綿棒用力塞進雪糕筒孔洞,反復晃動測試其是否牢固;
另一組則用膠布仔細纏繞連接處,通過輕輕拉動確認固定效果。
針對爬行時易碰到海綿棒的問題,引導幼兒根據海綿棒的高度選擇爬行方式,邀請幼兒現場示范“壓低身體、匍匐前進”的姿勢。
在動手實踐中,孩子們不僅探索出材料固定的好方法,還直觀感知到身體姿態與空間高度的關系。接下來,孩子又用畫筆進行表征。
第三階段:遷移經驗,拓展游戲新場景
帶著前兩階段積累的“平衡技巧”與“結構固定方法”,孩子們將經驗遷移到新場景:嘗試在高低不同的輪胎堆上行走,探索“輪胎疊放高度”與“平衡難度”的關聯;用海綿棒搭建不同高度的“隧道”,觀察“隧道高度”與“爬行速度”的關系。
在“跨賽道挑戰”中,一組幼兒用“雙手打開保持平衡”的方法成功走過輪胎堆,另一組幼兒通過“用膠布固定海綿棒”搭建出穩固的“高隧道”,并邀請同伴體驗“快速爬行”。孩子們興奮地說:“走更高的輪胎要慢慢走才能穩!”“隧道搭高一點,爬得更快也不會碰掉!”
從手忙腳亂的嘗試,到默契十足的協作,孩子們在樹屋樂園里收獲的不僅是游戲的樂趣,更是解決問題的智慧與勇氣。每一次失敗后的重新嘗試,每一個奇思妙想的誕生,都成為成長路上的寶貴印記。希望這份探索的熱情與創新的精神,伴隨孩子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中,繼續書寫更多精彩的探索篇章!
(項悅)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