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派工程師到學校實訓教學,學生到企業崗位實習,考核合格后被認定為企業工程師,直接入職并獲得更好的崗位和待遇。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奇瑞集團合作共建奇瑞汽車現場工程師班,培育實用技能人才,成為校企合作的生動案例。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奇瑞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奇瑞產業學院,形成直接對接主機廠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群,圍繞蕪湖新能源汽車產業,建立焊接、工業機器人、電氣自動化等服務汽車產業上下游專業集群,為地方產業發展賦能。
“應該以產業大邏輯推進職業教育新發展,更好適應產教融合的需要,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徐春林表示,該校在專業設置上緊跟新質生產力發展趨勢,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低空經濟等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布局和未來產業發展態勢,探索建設“校區協同、鏈群對接、共建共享”的裝備制造類專業群,實現專業群與區域產業集群深度對接。
以專業群為抓手優化專業結構,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鏈主”企業奇瑞汽車共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群、與蕪湖國家機器人產業集聚區龍頭企業埃夫特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與繁昌3D打印產業園區行業龍頭企業共建增材制造技術專業群等6個精準匹配先進制造產業鏈的專業群,形成對新興產業鏈的支撐合力。
“專業調整跟著產業走!我們緊貼市場需求,圍繞產業發展方向,特別是安徽頭部企業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專業。”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崔長軍介紹。目前該校設置的高職三年制專業40個,其中對接安徽省十大新興產業的專業34個,占比85%,專業結構與區域制造業產業結構高度契合。
“我們根據企業發展需求培養人才,課程設置更有針對性,更加注重學生實操能力培養,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崔長軍介紹。
(本報記者 范克龍)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