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進藏以來落實援藏資金5.72億元,實施援藏項目60個,在雪域高原播撒下產業的種子。
工作隊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布局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動世界海拔最高、西藏首個分散式風電項目——措美哲古風電場建成并網發電。推動措美雪熱30兆瓦、浪卡子縣柯來20兆瓦等一批保障性光伏發電項目于2024年建成,年發電量超1億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萬噸。
畜牧業是高原的重要產業之一,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牧草,而牧草本地化種植一直存在困難。于是工作隊在錯那市建設西藏首個航天育種重點實驗室,精選16個品種青稞、油菜以及牧草種子送入太空并試種成功。
在海拔4380米的試種基地里,露天的試驗田滿眼翠綠,和四周“光禿禿”的山坡形成強烈對比,田里成片的蛋白菜長勢正好,這些“太空牧草”具有耐鹽堿、耐低溫、營養豐富、產量高的特點,一年可以收兩到三季,一次種植能收十五年左右。
“這樣一畝地的牧草,可以養二三十頭羊一年,節約了大量的天然牧場,降低畜牧成本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安徽第八批援藏工作隊隊員、錯那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江永權告訴記者,用牧草喂養取代天然放養,可以大大提高牧畜的出欄效率,給當地帶來新產業項目的同時,也能帶動當地牧民增收。
在措美縣蔬菜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里,同樣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在安徽援藏工作隊的積極聯系下,基地引進了宿州市蕭縣辣椒制種產業,通過試種篩選,選擇了朝天椒和螺絲椒這兩個適合當地種植的辣椒品種。
“目前一畝地辣椒產量約為6000斤,產值約為3萬元。”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旦增旺扎說。同時當地與安徽科技學院合作,提升了全縣辣椒及其他蔬菜種植技術。
“我們立足自身產業基礎,積極引導群眾種植辣椒、西紅柿等蔬菜,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措美縣農業農村和科技水利局局長肖治明說。
每年夏天,雪域高原都會迎來旅游高峰,太空艙、房車、露營......在曲卓木海拔4300米的千年沙棘林景區,一系列旅游新業態相繼“解鎖”。
據悉,安徽援藏工作隊在實施曲卓木沙棘林特色旅游提升工程的基礎上,招引企業成立錯那勒誠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持續優化“吃住行游購娛”新業態,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將旅游打造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這片沙棘林核心區有700多畝,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沙棘林。”錯那勒誠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賈峻告訴記者,為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今年預計投入3000萬元,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創產品的開發,吸引更多游客來此游玩。
將高原生態旅游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安徽援藏工作隊先后投入援藏資金9000余萬元實施了錯那市曲卓木沙棘林旅游提升、措美縣哲古邊疆明珠小鎮、浪卡子縣張達鄉旅游中轉站等項目,將鄉村旅游打造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讓群眾真正吃上了“旅游飯”。(記者 張毅璞)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