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校園的微風拂過黝黑的臉龐,當自修室的晨光漫過泛黃的筆記,那被撕下的365頁倒計時日歷、積攢的227條咖啡袋、12頁的勉勵寄語、堆了1米多高的試卷書籍和早已翻破了的專業課本,這些都見證了安徽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工211班高鑫程同學的無悔青春。
2001年,高鑫程出生在阜陽的一個軍旅世家。父輩們保家衛國的壯舉,像一顆種子,默默發芽。“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是高鑫程孜孜以求的夢想,更是他的錚錚誓言。在他的QQ個性簽名中,至今還寫著“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精武強能 向戰而行”三句誓詞。2020年9月,他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在短暫的兩年中,他認真完成每一次任務,不論是嘉興的新兵生活,還是舟山的瀕海訓練,一次又一次的磨煉,錘煉了他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自律、熱情、刻苦。他身上有一股闖勁,不論什么活動,他總是沖在前面,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體育競技......到處活躍著他的身影。他身上還有一股韌性,能克服種種困難,迎難而上,‘寶劍鋒從磨礪出’,綜測第一、成績第一、十佳大學生......他是學校優秀學生代表,也體現了學校人才培養的成果”。當提到高鑫程時,學院黨委副書記胡承功贊不絕口,對他的成績如數家珍。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高鑫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22年退役復學后,他回到了熟悉的母校。在校園里,他利用在部隊里學到的知識,積極投身學校國防教育事業,活躍在征兵工作一線,注冊成為蕪湖市國防動員志愿者,積極帶動身邊同學參加國防教育實踐,組織籌備了學校首屆國防教育教導大隊,承擔了學校新生軍訓工作任務。此外,他還出演《清澈的愛》紅色愛國主旋律話劇......讓更多人了解國防、感受國防、獻身國防,用實際行動為學校國防事業添磚加瓦。
在輔導員王孟黎的眼里,高鑫程真正做到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自2019年入校以來,他先后擔任班級思政委員、安徽工程大學基干民兵、環境工程學生黨支部組織委員兼紀檢委員,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鄉村振興、“青馬工程”、新生軍訓、話劇表演......越是急難險重的時刻,越能體現他的擔當。
長路漫漫,室友是陪伴最多的群體之一。復學伊始,室友見證了高鑫程在復學適應階段的處處碰壁,焦慮迷茫。更目睹了他自我調整、自我提升的改變。腳踏實地地做每一件事,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每一次機會,拼到無路可退,“向下扎根,向上發芽”。苦心人,天不負,最終高鑫程以348分的好成績將理想的風吹到了仙林,把青春的花開到了南大。
人生的路還很長,屬于高鑫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下一個5年、10年,希望能以嶄新的姿態,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用拼搏的汗水,鑄就青春的美麗華章。”高鑫程滿懷希望地說。
(文:查桂義、范夏勛、王康;圖:高鑫程)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