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新安江畔綠意涌動,歙縣街口鎮以“生態立鎮”為出發點,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流域協同治理、生態價值轉化三維發力,打造跨省共治的“生態治理樣板間”。
人居環境提檔升級。聚焦“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全鎮組建20支志愿服務隊開展專項行動3000余人次,清除衛生死角120處,改造提升新門村正山組等3個自然村。創新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將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納入考核,通過“紅黑榜”激發群眾自治熱情。實施農村污水管網改造,完成邊溝、渠塘清淤12公里,改廁糞污直排問題實現動態清零。
流域治理樹立標桿。嚴格落實“河長+警長+民間河長”三長聯動機制,全年巡河600余次,聯合中環潔公司清理河道漂浮物80噸。強化漁政執法數字化建設,布設智能監控點15個,開展禁捕禁釣宣傳50場,勸離違規垂釣者300人次。創新打造“水上衛士”品牌,發動漁民組建護江志愿隊,落實“上船必穿救生衣”等安全規范,全鎮自備船管理達標率100%。
生態紅利持續釋放。深化浙皖兩省“同心護水”行動,與淳安縣鳩坑鄉簽訂《流域共治協議》,建立聯合巡河、數據共享機制,協同處置跨界污染事件3起。創新開展“生態衛士”培訓交流活動,兩地互派技術人員20人次,共同打造毗鄰區塊新樣本。依托優質生態資源發展有機茶園500畝,培育民宿集群8家,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
下一步,全鎮將持續深化“生態衛士”培育工程,與毗鄰鄉鎮共建新安生態長廊,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機制。(吳建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