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匯報時,她一身得體的正裝,面對眾人侃侃而談;推進項目時,她頂著黑眼圈,在昏黃的燈光下熬了一宿又一宿;解決技術難題時,她廢寢忘食,撲在案臺上,圖紙畫了一張又一張......她是趙新新,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經營計劃部部長、無人機工程創新中心工程制造部部長。外人眼里的她透著專業和自信。
“哪有什么天生的專業?之所以這么拼,還不是想把這些關鍵技術牢牢地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趙新新笑著說。
的確,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趙新新目光如炬,創造力非凡。CA42飛機研制時,作為結構專業負責人,面對國內首款取得 23 部雙發全復材飛機型號合格證的艱巨挑戰,她潛心鉆研,牽頭完成全機結構設計。在適航驗證階段,成功攻克客艙及貨艙防火、閃電防護、艙門口框變形等復材飛機適航驗證的關鍵難題,憑借扎實技術為型號取證奠定堅實基礎。
投身某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結構設計工作,趙新新充分施展專業優勢。她巧妙解決無人機低成本結構設計制造、機體結構重量控制、快速拆裝維護等關鍵問題。優化設計方案,選用性價比高且性能優良的材料,實現低成本結構設計制造;精準把控結構布局與選材,有效減輕機體結構重量,提升無人機飛行性能;創新設計可快速拆裝的部件連接方式,大幅提高維護效率。這些成果助力該型號研制成功,更為后續無人機設計制造積累寶貴經驗。
她主持的蕪湖市“赤鑄之光”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項目——中大型無人機軍民兩用特種載荷系統集成,致力于拓寬無人機在軍民領域的應用,為無人機技術發展開辟新路徑。
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趙新新總是沖鋒在前,盡顯擔當本色。在某無人機外場試飛任務中,趙新新主動奔赴新疆某地,連續奮戰30多天。新疆夏季酷熱,試飛現場溫度極高,但她和團隊成員始終堅守一線。為獲取精準數據與優化性能,她常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甚至通宵達旦,在微弱燈光下仔細分析數據,調整飛機狀態。最終,她以滿分成績完成地面考核,展現出過硬技術實力與團隊協作水平,為項目推進贏得關鍵優勢。
在趙新新的帶領與指導下,團隊成員成長迅速,眾多成員如今已能獨立承擔復雜結構設計、嚴謹項目計劃管理等工作。日常工作中,她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對待工作嚴謹認真,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為團隊樹立榜樣。受其影響,團隊形成積極向上、勇于創新、協同共進的良好氛圍,整體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持續為航空事業貢獻力量。
憑借在航空科技領域的突出貢獻,趙新新先后榮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多項省部級科技大獎,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專利,彰顯扎實的科研創新能力。并先后獲上級公司“優秀員工”“技術創新能手”以及本公司“先進員工”“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并于2024 年榮膺蕪湖市第十四屆“青年科創先鋒”稱號。
——青春宣言
自投身飛機設計與制造領域以來,我們遇到過無數困難,但大家從來沒有畏懼過。每每面對新問題,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拿出一股敢啃硬骨頭的勁兒,鉆研肯拼,虛心向前輩請教,永不言棄。作為一名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技報國使命,以創新精神彰顯青年擔當,為推動我國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先鋒力量。(趙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