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穩住!往左挪一點......”由十幾雙小手托著的塑料槽,連成了一條彎彎的“長龍”。滁州市實驗小學的校園里不時傳出學生們的歡聲笑語。原來,由滁州城市職業學院教育學院聯合團滁州市委、滁州市委組織部、滁州市總工會、實驗小學等多家單位,共同開辦的小學生暑期托管班正在火熱開課中。經過學院的層層篩選,該校6名優秀大學生志愿者以“陪伴者”“引導者”的身份,為六十余名小學生帶來了集知識、趣味與成長于一體的假期實踐課。這場跨越年齡的“雙向奔赴”,不僅為家長解決了暑期看護難題,更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收獲了責任與成長。
精心備課 用專業與創意填滿假期時光
“老師,這個AI時空繪圖怎么畫呀?”“老師,你講的宇宙行星也太酷了吧!”暑托班里,此起彼伏的提問聲充滿了童真與好奇。為了讓學生們的假期既充實又有趣,大學生志愿者們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提前兩周精心“備課”,結合自身專業特長設計了內容豐富的課程。
王同學負責課業輔導,他帶著學生們制定“暑期學習計劃表”,用“闖關游戲”的形式檢查作業,讓原本枯燥的錯題訂正變成了“升級挑戰”;擅長實踐操作的代同學則帶來了“奇妙科學小實驗”,通過水的浮力、光的折射等簡易實驗,讓學生們在動手操作中真實地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劉同學開設“創意手工課”,把廢舊紙盒變成“機器人”,用彩紙折出“海底世界”,用小剪刀剪出“五彩花園”,學生們的想象力在指尖爭相綻放。
“小小急救員”活動帶領學生們解鎖生命守護技能;紅色文化講堂讓學生們勿忘國殤、緬懷先烈;“遇見曼陀羅,‘愈’見自己”彩繪心理療愈活動,讓學生們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曼陀羅......大學生志愿者們用豐富的課程內容,踐行著“五育并舉”理念。
“我們不想只是做‘看管者’,更想做學生們的‘大朋友’。”大學生志愿者隊隊長王同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次備課前,老師都會帶著我們集體討論學生們的興趣點,比如男生喜歡航天飛機、機器人編程等,女生則更喜歡手工、折紙、繪畫等,我們盡量讓課程既貼合他們的喜好,又能實實在在地學到東西。”
雙向成長 在陪伴中讀懂責任與童真
托管課堂上,大學生志愿者們既是“小老師”,也是“學習者”。面對調皮好動的低年級學生,葉同學發明了“課間小游戲”——用跳繩玩“數字接龍”,既能鍛煉體能,又能鞏固數學知識;遇到內向不愛發言的學生,楊同學會帶著他們讀繪本、編故事、分享感受,慢慢鼓勵引導他們在課堂上多開口說話,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
“以前總覺得‘教學生’很簡單,就是帶他們玩嘛!真正上手去做才發現,要懂他們的想法、再去耐心引導,比解一道高數題難多了!”志愿者小袁同學笑著說。有一次教學生們畫“我的夢想”,一個小男孩畫了輛“會飛的校車”,理由是“這樣爸爸媽媽就不用早起送我上學了”,這讓她突然意識到,學生們的童真里隱藏著最細膩的觀察。
學生們的變化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剛入班時總坐不住的小朋友,現在能專注地聽完一整節科普課;害羞內向的小朋友在手工課上也能主動和同學合作完成作品啦,還會舉手上臺分享創作思路。
微光匯聚 讓暑期托管更有溫度
暑期托管班已平穩運行兩周時間,這份“暑期答卷”不僅讓學生們收獲了知識與快樂,更以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家長們的廣泛認可。連日來,不少家長通過電話、微信群等方式,分享了學生在托管班的成長與變化,字里行間滿是欣慰與感激。
“作為雙職工家庭,暑期學生‘看護難’一直是我們的心病。今年滁州城市職業學院聯合團市委、總工會給我們工會職工開辦了暑假托管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一位二年級學生家長坦言,以往暑期要輪流請假帶孩子,既影響工作又顧不上學生學習,“現在孩子每天在學校有小老師輔導作業,還有閱讀、手工、體育活動,晚上接他回家時,總能聽到他念叨‘今天又學了新折紙’‘和同學比賽贏了’,看著他開心的樣子,我們上班都踏實多了。”
在暑托班的“習慣養成課”上,不少學生的變化讓家長驚喜。四年級學生家長張女士說:“以前學生寫作業太磨蹭,總要催著才動筆。這兩周下來,小老師每天都會引導他們制定學習計劃,現在他每天在班級就能完成作業,回家還會自己整理書包,連吃飯都不挑食了。”
暑托班豐富的特色課程,更是成為家長口中的“加分項”。“沒想到這個托管班不只是‘看學生’,課程安排還特別用心。”一年級一位學生家長提到,學校結合學生們的興趣開設了科學小實驗、傳統文化體驗等活動,“上周學生帶回來非遺剪紙的成果,說老師還講了《西游記》里的故事,現在他對傳統文化特別著迷,這比在家看動畫片有意義多了。”
此次大學生暑期托管實踐活動為期30天,是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的一部分,旨在通過志愿服務搭建高校與團市委等部門的聯動橋梁。團市委負責人表示:“大學生志愿者的加入為暑期托管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創意課程和耐心陪伴,讓學生們的假期更有質量,也為我們解決了‘托管難’的大問題。”
截至目前,志愿者們已累計服務超480小時,開展特色課程50余節。實踐活動還在繼續,志愿者們也在積極規劃新的課程內容:“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再多增加一些傳統文化課,比如教學生們跳鳳陽花鼓等等。”
青春的身影與稚嫩的笑臉相迎,成為這個炎熱的夏天最動人的風景。暑期托管班如一縷清風,吹散了家長的焦慮,也讓學生們在陪伴與引導中,悄然成長。大學生志愿者們用愛心與責任詮釋了青年擔當,而學生們的笑聲與成長,則是對這份付出最好的回饋。
通訊員 陳婷婷 本網記者 程榕娟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