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內的街頭,來自安徽亳州的中藥材飲片正成為當地人的“心頭好”。
“這批中藥材飲片分揀好之后,就將發往越南。”近日,在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有限公司的貨物倉儲中心內,國際貿易部經理楊丹笑著說,“中醫藥文化在國外的影響越來越大,中藥飲片的海外訂單也越來越多。”
來自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亳州市中藥材出口3.5億元、同比增長5.6%,出口貨值占全省中藥材出口九成以上。
皖北的中藥材“叩開”國際市場大門,是我省農產品外貿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農食產品69.8億元,同比增長10.6%。”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介紹。
前不久,一批產自六安龍翔美食王禽業有限公司的冰淇淋櫻桃鵝肝成功供澳。“我們公司一直想做外貿,但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該公司負責人胡建遠回憶,去年底,在與六安海關溝通時說出了顧慮。
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六安海關指派專家講解政策,一對一指導完成出口食品企業備案、供港澳供宰禽類飼養廠備案和對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推薦等流程,助力企業獲得供港澳出口資質,讓“大別山鵝肝”邁好出口“第一步”。
任何產品出口,都要經過一系列復雜且嚴格的申報審批,農食產品出口領域的要求更高。在黃山碧云茶廠廠長查為民看來,優質茶葉的出口并不輕松。“我們曾因農藥殘留指標不符合要求影響出口。”他說。
針對企業擔心的問題,黃山海關發揮技術、信息、管理優勢,推廣茶園綠色防控,并以國家級茶葉檢測實驗室為支點,構建覆蓋80萬畝茶園的安全網。“現在我們的茶葉品質逐年提升,在海外的銷售也越來越好。”查為民說。
“我們設立出口茶葉‘綠色通道’,實行‘7×24小時’預約查驗機制,確保茶葉‘貨到即查、合格即放’。同時,大力推進‘提前申報+云簽發’模式,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在線完成通關手續。”黃山海關有關負責人說,今年上半年黃山茶葉出口7.3億元,同比增長16.5%。
更多創新監管模式,正助力皖產農食產品開拓市場。
“自從運用了供港活牛智慧檢疫監管系統以來,活牛運輸發貨更加便捷了。”宿州市淮海畜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段頻介紹,在“北斗定位+安全智能鎖+5G監控”組成的智慧檢疫鏈下,供港活牛從宿州育肥場到深圳中轉倉運輸路程1500公里全程可視。新模式應用以來,為企業解決了在途運輸環節活牛擠壓、踩踏、韁繩松散等問題8次,為企業避免經濟損失280余萬元。
在海關“全流程伴隨式”服務下,今年上半年宿州海關共監管供港活牛出口324頭,貨值757萬元。
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立足產業優勢,全力推動海關總署支持農食產品出口三年專項行動落地見效,助推更多“皖貨”揚帆出海,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 何珂)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