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您常買的海底撈牛肚自熱火鍋,可能就來自我們省的馬鞍山!”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安徽主場活動在舒城舉辦,吸引了全省16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參加,展現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水平。
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當下,預制菜因其方便、實用和高效,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本次豐收節,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全省16家預制菜相關企業亮相活動現場,其中有4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家省級龍頭企業,涉及糧食、畜牧、水產、果蔬、調味品、方便食品等產業。
頻上熱搜的預制菜,成為時下企業頻繁布局的熱點。“我們這款米線是純大米制作,Q彈爽滑,配有自熱包,消費者隨時隨地就可以烹飪出美味的米線。”安徽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多種糧 種好糧”的全產業鏈經營代表,展位負責人表示,王仁和26年來聚焦一根米線,深耕細作,已形成以米線生產為核心,集基地種植、米線加工、邊料釀酒、酒糟制肥、肥料種菜,以及米線快餐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如果想在家品嘗小火鍋又不想特別麻煩,海底撈的自熱火鍋是當下一些年輕人的選擇。馥海(馬鞍山)公司展臺負責人周童歡表示,這次帶來四大系列產品,小火鍋、米飯、拌飯、沖泡粉系列。“我們的原材料大部分來自安徽本土,比如我們一年要用掉幾千噸牛肉,這也帶動了當地養殖業發展。”周童歡說,選擇馬鞍山是因為馬鞍山靠近江浙滬的區位優勢以及極具競爭力的招商環境,而和縣豐富的農產品也是企業選擇布局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家就能烹飪出工序復雜的臭鱖魚?預制菜就能實現你的“大廚夢”。目前,黃山市有臭鱖魚預制菜生產企業近50家,生產加工人員8000人,經銷商5000多人,烹飪人員10000多人,帶動就業人員50000多人,2021年產值約40億元。黃山市徽州臭鱖魚已經成為我省預制菜的典型代表。
預制菜還能讓你在家就能享受大飯店的美味菜肴。安徽同慶樓食品有限公司面向B端預制菜年產值5億元左右,面向C端預制菜年產值9000萬元,單品價格在30-100元之間不等,受眾群體主要為80、90后消費者,一部分銷售給公司自有會員,另一部分通過線上直播、線下便利店、社區團購等新興渠道鏈接消費者。
2000年前后,安徽省開始涌現半成品菜企業,預制菜產業的發展由此拉開帷幕。據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楊亞明介紹,我省預制菜市場目前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全國排行榜中位列第八。
目前我省知名預制菜企業有同慶樓、老鄉雞、富煌三珍等,與預制菜相關的產品還有紫燕百味雞、符離集燒雞、王仁和米線、同福碗粥、沿淮小龍蝦、淮南牛肉粉絲、吳山貢鵝、銅陵白姜、八公山豆制品、五城茶干等。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中近1/4的企業涉足預制菜產業,截止到2021年末,安徽省的預制菜企業共495家。2021年總產值為602.76億元,其中銷往長三角地區的總產值有185.92億元,預計在2022年總產值可達721.12億元。
預制菜產業具有“連一(農業產業)接三(餐飲服務業)”的特性,經對全省預制菜產業進行不完全統計,我省約600家不同規模的預制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800個產品品牌。
“從發展現狀看,我省預制菜產業處于起步并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但存在領軍企業帶動效應不強,中小企業分散、產業鏈融合不緊密、機械化程度低、保鮮技術有限、全產業鏈安全標準化生產不完善等問題。”楊亞明表示,為此,安徽加快制定規劃,建立行業標準。同時加快提升全產業鏈研發能力,推動冷鏈物流業發展,提升產業知名度。
我省以現有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為基礎,加快建立標準化的原料基地和集中配送中心,通過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創建,推進預制菜原料基地建設。通過開展256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創建,為涉足預制菜企業提供優質、充足的農產品。通過實施1692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有力促進涉足預制菜企業冷鏈倉庫的發展。
結合“兩強一增”項目的實施,安徽還大力支持預制菜生產加工企業搭建全產業鏈數字化平臺,運用區塊鏈技術把產業全流程、全環節、全系統數字化。同時在食品加工環節與市場消費環節實現智能與智慧化,從而實現預制菜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記者 彭旖旎)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