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米線,大家自然會想起云南的“過橋米線”,可誰知道,在云南的米線市場,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安徽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不僅如此,王仁和米線還走出國門,遍及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朝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王仁和米線”的目標邁進。
扎根本土,質量為先。經過26年的發展,王仁和米線打造了一條從田園到餐桌的完整綠色產業鏈,將品牌形象深植在了大眾心中。一碗小小的米線,是如何做出一篇大文章的?近日,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仁和接受了安徽新媒體集團《品牌安徽》欄目專訪,講述了如何始終秉承“仁和、仁遠、仁信、仁律”的企業理念,以達到“只為一碗好米線”的企業使命。
品牌價值:做到細分市場的“單打冠軍” 這碗米線“不簡單”
出生在農村,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肥西人,王仁和對糧食有著深厚的感情。“當時農村普遍存在賣糧難的問題,我就想著把大米做深加工拓寬銷路,于是開辦了一家小作坊,專門生產米線銷售。”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這是安徽人的傳統飲食習慣,一根小小的米線想要從兩大“巨頭”之間成功突圍,談何容易。1996年王仁和在創業之初,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推著板車走街串巷免費銷售米線,都鮮有人問津。”
2006年,王仁和開辦了第一家米線餐飲館,將普通的一碗米線,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和食材,不斷演化成熱湯米線、熱(涼)拌米線、大火炒米線以及更多顧客喜好的米線產品,逐步改變了合肥人對于米線的飲食態度,從一開始的街邊小吃,變成了一日三餐。如今,王仁和米線已經占據了安徽米線市場90%以上的份額,成為這一細分行業中名副其實的“單打冠軍”。
眾所周知,云南的過橋米線全國聞名,安徽的米線能不能在那里闖出一片天地,王仁和給出的答案是“可以”。2016年,王仁和集團在云南設立分公司,布局米線主產區,通過標準化的運營模式,在當地扎下了腳跟。如今在云南,消費者吃到的米線,有相當大的比例產自安徽肥西縣的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
企業戰略:綠色發展 三產融合 打造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吃干榨凈每粒米,只為一碗好米線”,這是王仁和集團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企業以米線為核心,不斷延伸產業鏈,集農業種植、酒品釀造、調味品生產、餐飲管理為一體,形成了“三產融合、循環經濟”的良好格局。
洗米水、邊角料......這些廢料在普通人眼中價值較低,除了扔掉別無他用,然而,在安徽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卻蘊藏著巨大的商機。“水稻做成米線后的下腳料可以發酵制酒,制酒后剩下的酒醩又是極好的農家肥,可以種植蔬菜瓜果。我們之所以開發白酒、建農業生態園就是為了把大米吃干榨凈,形成一個閉環的產業鏈。”王仁和說。
在潛心研發產品的同時,王仁和米線本著自田園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戰略,始終圍繞以食品安全為企業生存根本,2020年10月,集團重新建立了占地7000平方米的中央配送中心,做到全過程綠色化、無污染、可追溯、統采統制統配,讓所有享用王仁和米線的顧客,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打造了一條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企業優勢:扎根本土 做消費者滿意品牌
創業26年,在王仁和看來,企業具有“土、大、俏、全、優、美”六大顯著特點。
王仁和介紹,“王仁和米線”是土生土長的本土品牌,鄉土風味十足。現在米線生產已經實現規模化,日產米線300噸,在建的第三條自動化生產線達產后,日產量將達到600噸,產品在市場上非常走俏,熱銷全國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將產品的初加工、深加工和剩余物加工綜合利用,多元化開發,多環節增長,打造了一條從田間到餐桌,聯結緊密、功能齊全、價值倍增的完整產業鏈,“鏈主”地位已經形成。
走在位于4A級旅游景區官亭林海內的“王仁和生態農業示范園”內,蔬菜綠波蕩漾,五顏六色的瓜果掛滿棚架,形成了觀光長廊,使人賞心悅目。示范園本著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原則,努力打造產業振興、綠色振興、旅游振興的田園綜合體,以美麗的姿態展現在公眾面前。
近年來,公司產品榮膺“安徽名牌產品”“安徽省名優特產食品”“長江三角洲地區名優食品”“中國名小吃”等稱號,并屢獲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等重要獎項。這是王仁和集團踐行“堅守良知 追求卓越”的價值觀,不斷追求進步的結果。
企業領航:造福鄉梓的企業家 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在王仁和看來,“仁和、仁遠、仁信、仁律”是26年來企業的發展哲學。
20年前,王仁和米線還在創辦初期,就開始為當時的下崗工人做免費培訓,幫助他們再就業。“我們招收培訓學員的標準就是下崗工人,不是下崗工人不收。”王仁和說。公司全程手把手地教學員如何煮米線,配調料,拌涼皮,幫他們實現“一千塊錢創業”的夢想。一時間,合肥大街小巷出現了很多賣米線的流動攤位,許多下崗職工一個月可以掙4000多元錢,在當時也算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了。
隨著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實施,作為米線行業的龍頭企業,如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也成了王仁和思考的問題。
今年6月,王仁和集團旗下一家新的工廠又開工建設,準備引導當地村民按照綠色標準種植蔬菜,集團采取了“公司+農戶”的方式,給村民下訂單,收獲的蔬菜可以實現內循環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村民收入,預計每畝地可增收2000元左右。不僅解決了公司的原料來源,更是幫助農民增收,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企業愿景:把小米線做成大文章
今年5月,“王仁和米線”韓國首家門店簽約啟動,標志著未來韓國市場上將出現安徽米線的身影。
如今的“王仁和米線”已不再是小吃,而是登堂入室,成了安徽知名農產品的亮麗名片,遠銷17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份額逐年上升。“我們內功已經練得很好了,企業架構、產業鏈也比較完善,政府也大力支持優秀農產品出海。我們完全有信心走出去,而且肯定能走好!” 王仁和告訴記者。
“我們將繼續秉承仁和、仁遠、仁信、仁律的企業理念,本著執著、用心、創新,一點一滴、盡心盡力的企業精神,以做良心企業,生產安全、健康、美味的食品為企業價值觀,以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員工成就夢想為企業使命,竭力實現小米線做成大文章,全球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王仁和米線的企業愿景,努力把王仁和米線打造成中國米線第一品牌。”王仁和自信地說。(記者 蘇藝 李浩 許萌萌 劉職偉 程昊 楊曦)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