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靈璧縣實驗小學(湖光路校區),暖陽斜照,玉蘭花香裹挾著瑯瑯童聲。日前,該校的階梯教室宛如一座靜待開啟的心靈密碼艙。窗臺上錯落擺放著“性格寶石”手作擺件,折射出斑斕光影;黑板中央,一棵枝繁葉茂的“心靈樹”躍然眼前。隨著主持人趙文靜老師充滿感染力地開場,一場以“良好的人際關系從正確的自我認知開始”為主題的全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交流研討活動舉行。
課堂展風采:心靈之舟揚帆起航。在該校四(2)班教室,來自靈璧縣實驗小學的周潔老師將《我的獨特拼圖 —— 認識自我 擁抱友誼》課堂變成了充滿童趣的心靈探索之旅。暖場游戲“名字大接龍”讓孩子們笑作一團,迅速打破陌生感。“心靈直通車”環節,學生們手握彩筆,在白紙上勾勒出代表自己的獨特圖案;“心靈放大鏡”活動中,大家圍坐討論彼此的閃光點,原本羞澀的學生也在同伴真誠的贊美中綻放笑顏。當孩子們將各自的“拼圖”組合成絢麗畫卷時,他們真切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獨特存在。來自澮溝中心校高小弦老師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從正確的自我認知開始》課堂則充滿思辨色彩。教學中,高小弦以“為什么小明總交不到朋友”的真實案例拋出問題,引發學生熱烈討論。在角色扮演環節,學生們化身“社交觀察員”,通過模仿不同性格人物的交往方式,深刻體會到自我認知偏差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原來學會傾聽和換位思考這么重要!”課后,一名學生若有所思地說道。下樓中心校田慧老師以“模擬航海”為情境主線,帶領學生開啟《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諧人際關系的起點》的探索之旅。手指操熱身、性格寶石揭秘、情景劇場挑戰等環節環環相扣,學生們仿佛置身于波濤起伏的心靈海洋。當“航海日志”上記錄滿自我反思與成長感悟時,這堂充滿奇幻色彩的課程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自我覺察的種子。
講座啟新思,智慧之泉潤澤心田。課堂觀摩結束后,兩場專題講座如及時雨般為教師們帶來專業引領。該縣教體局教研室教研員田鴻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課題:<提升小學生自我認知的實踐策略> 研究成果推廣的意義》講座,以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闡釋了課題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的重要價值;教師發展中心馬珊老師的《促進自我認知 賦能健康成長 —— 提升小學生自我認知的實踐策略》講座,則從課程設計、活動組織等多個維度,分享了極具操作性的教學策略,讓老師們直呼“干貨滿滿”。
感悟話成長:心育之路攜手同行。“原來心理健康課可以這么有趣又有料!”活動結束后,來自尹集中心校的王老師感慨道,“周潔老師用拼圖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的設計太巧妙了,我要把這個創意帶回課堂。” 漁溝中心校的李老師則對高小弦老師的案例教學法贊不絕口:“通過真實情境讓學生自主思考,比單純的說教效果好太多,這為我的課堂設計打開了新思路。”
該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教學技藝的切磋,更是一場心靈的深度對話。它為全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搭建了互學互鑒的平臺,推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水平邁向新高度。未來,靈璧縣將繼續深耕心理健康教育領域,讓更多孩子在溫暖而專業的守護中,擁有健康陽光的心靈,綻放絢麗的成長之花。
(趙奇 趙文靜)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