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靈璧縣少年科學院建設工作,激發(fā)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5月9日,靈璧縣少年科學院組織開展第三十九課科普課堂系列活動,靈璧縣大廟中心學校60余名少先隊員參加活動。
參觀途中,思維的漣漪層層蕩開,那些藏著好奇與探索欲的問題,在大家腦海中不斷涌現(xiàn),讓我們循著這些閃爍的疑問之光,一同尋找答案,沉浸式感受科學的迷人魅力。
地震為什么那么可怕,它是怎么發(fā)生的?
地球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大熔爐”,內(nèi)部的巖漿在不停地運動,使得地殼的板塊也跟著“跳舞”。當這些板塊相互擠壓、碰撞或者錯動時,就會引發(fā)地震。因為地震發(fā)生得突然,而且力量巨大,所以會對我們的生活和環(huán)境造成嚴重破壞,這也是它可怕的原因。
地震來臨前,動物們?yōu)楹螘靶袨槭С!保?/strong>
許多動物在地震來臨前會有反常表現(xiàn),像牛羊驢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等。這是因為動物的感官往往比人類敏銳得多,地震前地下巖石受力變形,會產(chǎn)生一些細微的振動、釋放出特殊氣味或改變電磁場,人類難以察覺,動物卻能感知,從而表現(xiàn)出驚慌不安,通過這些異常行為發(fā)出“預警信號”。
進行心肺復蘇前,需要檢查溺水者的哪些情況?
在進行心肺復蘇前,要快速檢查溺水者的意識,輕拍其雙肩并大聲呼喚,觀察是否有反應;同時檢查溺水者的呼吸和脈搏,將耳朵貼近溺水者口鼻,感受有無氣息,用食指和中指觸摸其頸動脈,判斷是否有搏動,確認無反應且無呼吸或僅有瀕死嘆息樣呼吸時,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不同類型的滅火器,分別適用于撲滅哪些火災?
生活中常見的滅火器有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等,它們各有“專長”。干粉滅火器主要用于撲救各種易燃、可燃液體和易燃、可燃氣體火災,像油罐起火、燃氣泄漏起火都能應對;二氧化碳滅火器適合撲救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等的火災,例如機房設備起火;泡沫滅火器常用于撲救一般B 類火災,比如汽油、煤油等液體火災。
龍卷風是怎么形成的,遇到龍卷風要怎么辦?
龍卷風的形成,源于強烈不穩(wěn)定的大氣條件。地面受熱不均,暖濕空氣快速上升,周圍冷空氣迅速補充,形成強烈對流,進而逐漸發(fā)展成龍卷風。一旦遭遇龍卷風,若在室內(nèi),應迅速躲到地下室、防空洞等堅固且地勢較低的地方;若在室外,要立刻就近尋找低洼地帶,趴下并護住頭部,遠離大樹、電線桿等易倒塌物體。
空氣炮為什么能“隔空發(fā)力”,將蠟燭吹滅?
空氣炮利用了空氣的壓縮與釋放原理。以氣球和紙杯制作的簡易空氣炮為例,當用力拉伸氣球再突然松手,氣球快速回彈,瞬間壓縮杯內(nèi)空氣,形成高壓氣團。這團被壓縮的空氣急切尋找出口,會高速從紙杯底部噴出,產(chǎn)生強勁的氣流。這股氣流就像看不見的“子彈”,能憑借強大的沖擊力,輕松吹滅前方的蠟燭。
人力發(fā)電是如何“變出力”為 “變出電”的?
人力發(fā)電利用了電磁感應原理。當同學們搖動手柄時,會帶動發(fā)電機內(nèi)部的線圈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根據(jù)電磁感應定律,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電能可以點亮燈泡、給小電器供電等。
通過這次參觀,你對科學探索有了哪些新認識?
以前覺得科學研究離我們很遠,是科學家們的事。但這次看到少年科學院里那么多貼近生活的科學展示,才發(fā)現(xiàn)科學就在身邊,而且只要敢于嘗試、動手實踐,我們也能解開很多科學奧秘,這讓我對科學探索充滿了熱情和信心。
如果向其他同學推薦參觀少年科學院,你會怎么說?
一定要來!這里就像一個巨大的科學寶藏庫,不僅能看到超酷的科技成果,還能親手體驗各種有趣的科學實驗,邊玩邊學。每一個展區(qū)都藏著驚喜,不管是對科學感興趣,還是想開拓眼界,這里都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靈璧縣少年科學院堅持把每周五作為全縣青少年“科普日”,組織青少年分批次輪流參加,助力青少年科學素質(zhì)提升,期待下期再會!靈璧縣少年科學院播撒科技創(chuàng)新的種子,期待它們能夠成為科技的參天大樹!
(團靈璧縣委 朱夢潔)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