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學湖畔分校以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契機,組織全校1600余名師生開展2025年地震應急疏散演練,通過“實戰化”避險、疏散、排查等環節,進一步提升師生“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防災能力。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紀念日。演練前,學校總務處制定了詳細方案,明確學生疏散路線、各位老師的崗位職責,提前設置好班牌,安排好班級疏散集合地點。各班主任在演練前告知每位學生需要掌握的逃生技能。班主任利用晨會課以視頻回顧、數據分析等形式,強調科學避險的重要性。
當日上午8時40分,首次警報響起時,學生迅速蹲入課桌旁的“黃金三角區”,用書本護住頭部;第二次警報后,各班按預定路線彎腰前行,沿安全通道疏散到學校操場。在樓道口等關鍵位置,值班教師指揮疏導,避免擁堵,展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素養。3分鐘后,全體師生完成集合,無一人遺漏。
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崔北好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他說:“17年前的今天,汶川大地震奪走了數萬同胞的生命,山河破碎,舉國同悲,而在這場災難中,有一所中學卻以‘零傷亡’的奇跡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啟示。防災意識、科學演練和嚴謹態度,是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他要求同學們牢記三點:態度決定生死、細節關乎成敗、常態方能避險。他說,作為學校,要持續完善應急預案;作為學生,要主動學習避災知識,并將它傳遞給家人。
此次演練將科普教育和實戰演練有機結合,強化了師生居安思危的安全理念,為構建平安校園提供了堅實保障。該校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強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工作,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守護平安校園。
(阮宏云)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