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師生防震減災安全意識,提高師生面對地震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自護互救能力,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5月12日上午,安徽師范大學附屬淮南高新學校舉行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通過模擬真實地震場景,檢驗學校應急預案的可行性,為構建平安校園奠定堅實基礎。
科學部署,演練有序開展。演練前,學校結合校園實際情況制定詳實的演練方案,召開疏散演練組織協調會和廣播會,明確各部門分工任務和各崗位職責,并向學生講解地震緊急避險方法、動作要領、疏散路線和安全注意事項,確保演練科學、安全、有效。
實景演練,師生高效應對。整個疏散演練過程分為緊急避險、應急疏散、安全地點集結三個環節。上午9時35分,隨著校園廣播響起地震警報聲,演練正式開始。在緊急避險階段,師生迅速反應,就近蹲于課桌或承重墻角落,利用書本等隨身物品護住頭部,蹲在課桌下緊急避險,模擬“伏地、遮擋、手抓牢”的避震動作。
地震暫停,進入疏散撤離環節,各班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彎腰抱頭,緊貼墻壁和樓梯扶手,按疏散線路快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操場安全區域位置。
整個疏散過程緊張有序,僅用幾分鐘,師生全部到操場安全集結,各班體育委員整理隊伍,向年級組報告班級應到人數和實到人數,確保每名師生的安全。
周校長作總結點評,充分肯定演練效果,強調“生命至上,預防為先”,并對疏散細節提出優化建議,進一步鞏固師生應急技能。
以練促防,安全常駐心間。學校此次演練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師生不驚慌、不擁擠,圓滿完成疏散演練,展現出良好的紀律意識、安全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將理論教育與實戰演練相結合,有效提升了師生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
下一步,學校將以此次疏散演練為契機,持續深化“預防為主、教育先行”的安全理念,深化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定期組織消防、防踩踏等多元演練,進一步筑牢安全防線,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安全,營造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奠定學校高質量發展基石。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