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近日,記者在夜市營業時走進六安紅街文化園,只見這里游人如織,市聲如潮,煙火氣息“爆棚”。
文化園里的“六安特色小吃街”,從市井小吃到徽菜盛宴,臭干子、蒿子粑粑、萬佛湖魚頭......各種地方風味小吃,煙火升騰間盡是鄉愁記憶。另一邊是人們熟悉的永和豆漿、食尚名肴自助涮烤、海底撈等一批特色餐飲店;升級打造的“新徽菜美食街”更有名廚坐鎮,將傳統徽菜與現代烹飪融合,讓人們暢享美味。
六安紅街文化園區位于城市核心商圈,直面有“六安商業第一街”之稱的皖西路商業街,地塊內原有的常青路綜合市場經過近30年發展,商業文化積淀深厚,周邊有國家級重點紅色革命歷史教育基地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館等游客熱門打卡地。
夜幕下,革命歷史墻繪與聲光電技術交織,再現大別山當年的崢嶸歲月;“紅色教育基地”推出夜間紅色故事劇場,游客參與互動體驗,感悟信仰的力量。每周六晚,“紅街周末有戲”如約而至,非遺戲曲、紅色歌舞、群眾快閃輪番上演,讓紅色文化在夜色中“活”起來。
“我們將本土地域文化中最為絢爛奪目的紅色文化加以提煉深化,穿插人文、歷史、民俗,同時根據空間特點與景觀特色,將文化展示、旅游、休閑、娛樂、購物等功能要素進行有序結合,集‘文化體驗、休閑體驗、情景式消費體驗’于一體。”安徽紅街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在這里,既能看到‘六安紅’大舞臺的群眾演藝,又能參觀首個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紅色教育基地’,還能在本土唯一的酒吧街、唯一的美妝街等逛一把,可以說收獲頗豐。”來自合肥的游客張先生表示。
“今天的紅街文化園各大業態彼此融合,相互促進,為廣大游客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居于城市中心的高品質一站式夜間休閑消費集聚地。”六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街區已經連續多年開展紅街周末有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百姓大舞臺群眾性文藝匯演、文化藝術節、美食節、古玩交流會等活動。
■ 本報記者 張敬波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