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日益發展的今天,合肥市頤和佳苑小學金牛路校區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課堂改革的有效路徑,助推頤小“和正”教師走在創新實踐的前沿。5月8日,金牛路校區的AI賦能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如期開展。學校首次引入“移動AI”技術,為教師專業成長注入科技動能。
培訓學習:解析AI課堂觀察
實踐前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AI賦能課堂培訓。活動現場,指導老師從AI智能對教學環節中的提問設計、師生互動、目標達成度等維度的解讀進行深度解析。老師們認真傾聽記錄,對系統有了深刻的理解。
課例展示:AI監測課堂行為
5月8日上午,金牛路校區語數英學科三位優秀教師帶來了精彩的教學課例,移動AI設備同步自動捕捉師生互動,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形成數據報告。
畢帥妹執教的《三位數加法的筆算(2)》,老師引導學生參與三位數加法的筆算中,通過學生扮演小老師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筆算規則的理解。
杜馨老師執教的《火燒云》,整節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提高了語文素養和創造力。
許麗老師執教的課通過朗讀文本,圈畫關鍵句,梳理文本結構,豐富語言內容,使得課堂生動有趣。
實踐反思:數據驅動課堂觀察
5月8日下午教研組學習中,三位執教老師的課堂觀察小組,分別從目標設定與任務達成、互動質量與理答策略、提問層次與思維發展和跨學科整合與遷移應用等四個方面,利用AI課堂觀察數據,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她們分享了如何通過AI技術的輔助,調整提問策略,優化問題設計,進而提升教師的提問中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AI賦能:教研團隊共同成長
下午的教研組活動對課例進行了分析和研討,老師們通過課堂觀察小組的分析感受數據和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改變。學校將持續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學生提能,為教師提速,為教學提質,為教育提效。
(李旭)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