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合肥市頤小教育集團青陽路校區聚焦語文、數學、英語三大核心學科,成功舉辦以“AI課堂觀察賦能教師專業成長”為主題的學科引領課活動。青年教師秦春、劉暢、朱海艷分別帶來精彩課例,通過“課例示范+AI診斷+校本研修”三位一體模式,為教師專業發展注入科技活力,推動新課標理念在課堂落地生根。
集團校長錢梅娟就AI賦能課堂教學強調:“AI課堂觀察并非技術對教師的替代,而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輔助工具。”她指出,通過持續采集教學數據生成的智能觀課報告,能夠精準定位教學環節中的優勢與不足,從課堂管理、教學設計等多個層面為教師提供改進方向,助力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專業化成長,推動課堂教學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
秦春老師執教的四年級語文課《暮江吟》,以漢字構造巧妙引入日出日落景象討論,帶領學生深度解讀白居易筆下的江南美景。課堂上,師生共同剖析詩中景物、色彩與時間變化,將詩歌學習與二十四節氣等傳統文化知識相融合,深入探討詩歌的押韻和節奏。最后,秦老師鼓勵學生設計自然觀察單,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與記錄能力。
劉暢老師的四年級英語課《Unit 4 At the farm A Let's talk》,借助圖片、實物等多樣化教具,引導學生識別和討論農場動植物。課堂中,聽力練習、角色扮演、游戲互動等環節層層遞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顯著提升學生的聽力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
朱海艷老師執教的二年級數學課《三位數的加法筆算》,從復習兩位數加法筆算入手,自然引入三位數加法的豎式計算。教學過程中,朱老師著重引導學生理解算理,應用正確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交換加數位置進行驗算。通過大量實際操作與互動練習,幫助學生扎實掌握三位數加法筆算方法。
課例展示結束后,各學科組依托AI采集的課堂行為數據與教學實錄,圍繞“目標達成、互動質量、思維發展、跨學科整合”四大核心維度展開深度評課。AI系統不僅記錄了師生互動頻次、學生參與度等量化指標,還通過智能分析提煉出課堂節奏把控、提問有效性等質性反饋,為評課提供多維度依據。
此次活動標志著青陽路校區在探索AI賦能教育教學領域邁出堅實一步,為教師成長開辟了全新路徑,也為未來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
(秦春)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