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合肥市蚌埠路第五小學持續開展校本培訓活動,聚焦依法治校核心議題,扎實推進校園法治建設。本次培訓圍繞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義務教育法及教育懲戒規則等多個維度展開,通過專題解讀與案例剖析,引導教師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法治素養與依法履職能力,為構建法治校園奠定堅實基礎。
徐云主任面向全體教師解讀《安徽省學校安全條例》,強調將安全教育融入課程體系,通過常態化教學與實戰演練提升師生應急能力。針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要求建立動態監測與干預機制,構建家校協同的育人環境。明確突發事件處置流程,需定期完善預案并組織演練,確保科學高效應對。杜絕任何侵害學生權益行為,以實際行動筑牢校園安全屏障。
許博文主任圍繞“關注食品安全,共筑和諧校園”主題闡述食品安全是校園安全的重要防線,需從源頭把控、習慣養成、知識普及三方面發力。師生共同培養"查驗標簽、拒絕三無、科學儲存"的食品采購習慣,并現場傳授實用技巧。通過建立家校協同的食品安全教育機制,引導師生樹立科學飲食觀念,讓食品安全規范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高陽陽老師在分享中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核心要義,強調教育工作者需堅守"公平底線",落實平等原則保障弱勢群體受教育權,踐行免費原則杜絕亂收費現象,嚴格遵循就近入學政策。教師核心職責在于依法執教、因材施教,既要嚴守師德紅線,又要以專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真正將法律精神融入日常教學,讓守法行為體現在每一次知識傳授與育人實踐中。
謝娟副校長以"家校攜手懂法典"為主題宣講強調小學教育須以法治思維明晰權責邊界,引導家校雙方知法、懂法、守法。她結合案例指出:校園人身損害糾紛中,若學校已履行安全教育、隱患排查等義務則可免責,反之需擔責;突發事件處置須遵循"三及時"原則——及時到場控局、及時救治傷員、及時雙向溝通。為筑牢校園安全屏障,構建家校法治共同體,學校會通過定期開展安全演練、家長監督配合及法治宣傳等方式,強化法律意識,共同守護學生平安成長。
陸念釗副校長解讀《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時強調,懲戒須以法律為依據、以愛心為底色,讓教師明晰“何為可為、何為不可為”。明確懲戒適用行為包括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擾亂教學秩序、欺凌同學等;要求懲戒嚴格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原則,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教師需精準把握法治尺度,通過家校溝通形成育人合力,讓懲戒在法治框架下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的“有溫度的規則”。
本次培訓進一步強化了全體教師的法治意識和安全責任,為構建協同育人機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未來,蚌五將持續深化依法治校實踐,定期開展法治專題培訓與應急演練,推動家校法治共同體建設,引導全體教職工將法治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以更高的標準筑牢校園安全防線,護航學生全面成長。
王穎 谷沙沙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