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少年兒童科普教育工作,深耕學院“青年化學+”特色品牌,7月1日,安徽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魯諾生輝,桑梓化鈞”團隊走進明光市第三中學,以趣味實踐拆解化學密碼,激活高中生科學基因。團隊由6名2023級學子組成,圍繞“傳遞化學魅力,賦能教學創新”主題,設計趣味活動,通過專業解讀和化學實驗,讓知識“活”起來,激發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明光市第三中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程世洋、項目指導教師馬晨全程參與并提供支持。
“太震撼了!像在看魔術,但知道這是真實的科學原理,感覺更酷了!”一位在場的中學生興奮地表示。實驗展示環節,“魯米諾”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在保障實驗操作規范、安全的前提下,團隊成員手持精心調配的試劑,在全場屏息期待中,將混合溶液緩緩傾倒在白紙上。剎那間,“AHPU”四個散發幽藍熒光的字母如夜空中的星河般浮現,深邃夢幻的光芒瞬間點亮活動現場,驚嘆聲與掌聲此起彼伏。成員們借此契機,結合刑偵影視片段,生動講解魯諾反應中過氧化物氧化魯諾試劑、生成氨基苯二甲酸并釋放能量產生熒光的原理。為增強互動性,他們邀請學生上臺親手操作,通過調整試劑濃度觀察熒光強度變化,并延伸介紹該原理在環境污染物追蹤等領域的實際應用,讓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鮮活可感。
在幽藍熒光帶來的震撼余韻中,科學教育創新探索啟程。團隊開展“賦能中學化學課程教學趣味性提升”問卷調研。據調研結果顯示,化學科普活動顯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深切體會科技強國與個人學習的關聯,獲得學生廣泛認可,充分證明此類活動能夠激發學習興趣、增強社會責任感。
團隊負責人潘周涵表示:“希望借此讓家鄉學子感受化學魅力,點燃科學探索熱情,并展現徽程學子風采。返鄉科普活動架起了中學與大學的知識橋梁,彰顯了服務社會、回饋家鄉的使命。”
(馬晨 潘周涵)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