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 日前,含山縣“890”青年宣講團舉辦思政課匯報宣講活動,通過“理論宣講+實景浸潤+文藝融合”的創新形式,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皖美青春思政課”實踐展示活動。
陶廠鎮“小青荷”“890”青年宣講團沈麗宣講《我與“890”的故事》
打破傳統的課堂模式,該縣將思政課堂搬進紅色場館、凌家灘遺址等多元場景,創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在縣教育局與縣環峰小學聯合打造的《含山紅》思政課上,學生們沉浸在生動的教學案例和豐富的課堂實踐中,實現紅色基因的活化傳承。另一堂由縣委宣傳部等單位推出的《弘揚長江文化 傳承中華文明》思政課,則依托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展,學生們通過走進文物、了解考古、表演情景劇等實踐活動,切身感受中華文明的深邃底蘊。
含山縣環峰小學思政展示課《含山紅》
凌家灘國家遺址公園宣講員賈蕾、縣環峰鎮第四小學學生開展思政課《弘揚長江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
由“80后”“90后”“00后”組成的“890”青年宣講團成為本次展演的亮點。這支覆蓋教育系統、鄉村振興、企業園區等領域的宣講隊伍,通過相聲、快板、微宣講等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鄉村振興實踐、“含山紅”故事和凌家灘文化等轉化為生動教材??h教育局青年宣講團成員湯玉杰分享宣講經驗:“面向學生開展宣講,尤其需要注意貼近學生實際,選取的案例讓學生可知可感;宣講形式要活潑新穎,讓學生在互動中有感悟有收獲?!?/p>
“890”宣講員王順、張偉、符姝、洪傳寶聯合宣講《理論鑄魂 青春逐夢》
在構建“大思政課”育人生態方面,該縣建立了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講,書記、校長示范講,教師骨干拓展講的思政課教育體系,培育了“含山大講堂·思政講堂”“含山紅系列精品思政課”等特色品牌。同時,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仙蹤鎮六衖村等入選省、市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縣思政研究會建設作用不斷凸顯,形成了“課堂+基地+社會”的全域育人網絡。系列創新實踐不僅展示了含山縣思政教育的豐碩成果,更加彰顯出新時代青年在思政教育中的積極參與和使命擔當。
安徽青年報、安青網記者 謝婷婷 通訊員 秦暢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