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已經于9日落下帷幕,安徽省今年共有67.5萬人報名高考,實際參加高考的人數是47.1萬,相比2024年下降了2.4萬人,高考結束之后,對于考生的學業是告一段落,而對于更多的家長而言,還有一場更大的“考試”在等著他們,這個就是高考志愿填報,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2025年是安徽省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二年,如何做好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工作,本臺記者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師范大學學業規劃中心高級講師、無憂高考網創始人陳浩老師為大家共同分析安徽省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報。
記者:請問陳老師,今年對安徽考生家長來說,有什么政策變化嗎?
陳浩:今年是安徽新高考改革落地后的第二年,目前各個高校都陸續發布了2025年的招生亮點,具體的招生計劃預計在中下旬就會出來,主流高校相繼宣布擴招,對安徽考生也是利好消息,另外就是第二年很多省內高校會對專業組進行優化和調整,更加有利于保護安徽考生的利益,考生人數上看歷史方向人數進一步下降,物理方向人數上升,預計今年的本科錄取率將達到45%左右。
記者:請問陳老師,今年安徽家長填報志愿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陳浩: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核心問題還是圍繞著升學和就業兩個板塊來進行,家長關心最多的話題就是孩子選擇什么樣的專業和院校,將來有個不錯的工作,面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巨大壓力,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時候比較容易選擇類似穩定就業機會的高校,比如公安類高校、一些具備校招資格的高校比如電網、石油、鐵路等,由于25年是第二年新高考,建議各位家長不要單純的只看2024年的錄取數據,還是要橫向的參考22年、23年、24年三年的數據進行研判,同時安徽省內高校由于招生計劃多,歷史數據相對穩定,外省高校特別是一些普通本科高校,受到報考人數、計劃配比等因素影響較大,大家還是要慎重填報;針對頭部很多高校給出的各類“創新班”、“人才班”等本碩連讀或者本博一貫制培養的招生類別,各位家長要提前問清楚有關高校的具體執行政策,是否存在分流的時候有前提條件等問題。
記者:請問陳老師,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還需要關注哪些要素?
陳浩:建議各位家長填報之前,一定要看下意向高校的招生章程,各個高校的具體專業分配規則,今年全國高校沒有再使用專業極差方式分配專業,但是仍然有近百所大學采用專業清的錄取規則,還有一些大學對考生的身體提出明確要求、一些大學對英語單科成績提出要求,建議考生家長務必要要認真查閱意向高校的《招生章程》
記者:請問下陳老師,2025年有哪些專業值得推薦?
陳浩:我個人認為,2025年的考生家長應該重點關注以下行業,在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智慧養老、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生物醫藥、食品安全、計算機算法、涉外法學、數字媒體技術、航空航天等方向去關注,這些行業基本上代表著國家未來政策與行業走勢的發展趨勢,可以為未來的考生就業機會提前布局做好準備。
記者:請問陳老師,女生在選擇專業上有哪些注意事項?
陳浩:我們來分兩塊談論這個問題,首先是選科歷史方向(文科)方向的女生,在專業選擇上其實空間不大,大家都在說文科不好就業了,文科容易被Ai取代了,歷史方向的很多專業比如經濟學、會計學類等專業還是可以選擇的,傳統文科的專業比如漢語言、法學專業都是可以繼續選擇的;物理方向的女生特別是選科物化的女生,建議結合數理化學習的情況來決定,一些工科類專業女生也是可以考慮的,比如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能源類、計算機類專業中的信息安全、大數據等專業、還有就是食品類、醫學類、藥學類等專業都是可以考慮的。女生選擇專業,更多的是要結合女生在未來就業市場上特別是招聘端口的具體需求,來綜合考慮。
記者:最后一個問題,今年安徽的高考志愿填報,有沒有大家關心的撿漏的機會?
陳浩:其實每年作為家長都被各種短視頻宣傳的,新高考改革后由于執行的是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按分數從高到底排序投檔,因此真正意義上不具備撿漏的條件和機會,所謂的機會,我個人覺得,有兩點,理論上存在這種機會吧,第一就是中外合作辦學,特別是第一年在安徽投放計劃的中外合作項目,第二就是物化的考生去選擇物理不限的專業組的專業,會存在10分左右的波動。
記者:再次感謝陳老師給安徽考生的報考建議,期待您常來安徽!
陳浩:不客氣,預祝全體安徽考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績、考上理想大學! 陳浩老師簡介:北京師范大學學業規劃中心高級講師、副教授,江蘇大學客座教授,遼寧大學管理學碩士,中國教育戰略發展學會生涯規劃專委會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智庫專家、現任無憂高考升學網首席指導專家,淮安市現代教育科學研究院、淮安市生涯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淮安市家庭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委員會主任、在國內高校擔任高校招生辦主任長達10年,江蘇省委組織部認證“蘇北發展特聘專家”,入選淮安市“淮上英才”人才計劃,《揚子晚報》、《高校招生》、《中國教育在線·高考頻道》、安徽廣播電視臺“一銘探高考”欄目等特聘高考專家、“優志愿行業標桿人物”,以主持人身份主持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等十四五規劃高中生涯規劃與新高考選科課題3項,先后出版專著《高校自主招生》、《新高考專業解讀》、《高中生涯規劃與大學選專業》等,先后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專業論文達20萬字。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