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筑基,構建治理制度體系
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為核心目標,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駱崗街道繁華社區圍繞“幸福8號 繁華里”樓棟自治項目,系統構建科學化、規范化的制度框架。五月下旬,繁華社區、九瓏灣物業、實創公益、志愿者、紅色小管家等組成調研小組,通過實施雙軌三向調研機制,采用線上問卷廣覆蓋、線下走訪深挖掘的雙軌模式,分別向商戶、志愿團隊、居民代表三個方向精準采集數據,累計完成8號樓棟內90戶的入戶調研,梳理出涵蓋環境治理、公共服務等7大類需求清單,為制度設計提供實證支撐。
建立“資源統籌-需求匹配-實時反饋”機制,依托社區百寶箱資源走訪行動,繪制社區資源圖,并試點“志愿積分制”激勵機制,聯動“社區合伙人”將志愿服務轉化為可量化、可流通的積分體系,構建起可持續的社區治理動力循環;近期,“社區合伙人”樂思藝術教育認領并捐贈一臺蒸發式冷風扇,以實際行動詮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為服務站注入絲絲清涼與溫情,此次認領是社區多元共治的生動縮影。后期,繁華社區將通過建立商戶資源庫、居民需求庫、志愿人才庫等聯動機制,實現資源與需求的精準對接。同時,通過駱崗街道社區治理學院主題培訓學習志愿者管理,明確志愿者招募、培訓、考核、激勵等全流程規范,為志愿服務長效化開展提供制度保障。
多元主體共治,激活基層治理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理念,以繁華社區黨委為核心,統籌社區社會組織、商戶企業、居民及志愿者三支主力隊伍,聯動安徽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附屬醫院、美奧口腔等社區合伙人,形成協同治理矩陣。通過挖掘培育樓棟達人、志愿服務骨干等,首批已發掘2位專業達人、4名志愿服務積極分子,為基層治理注入專業力量;依托樓棟達人——王繼霞“刺繡工作坊”開展樓棟寶媽賦能計劃,初期招募3位寶媽擔任小組長,后續將通過開設刺繡技藝公開課、組建專業化工作坊,實現從個體增收向群體創業的跨越,推動居民從旁觀者向建設者轉變,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在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組建“幸福8號志愿服務隊”,聯合物業開展安全巡查行動,定期清理樓道雜物、維護公共設施;組織“紅領巾志愿服務隊”,結合墨趣工坊課程開展賦能提升活動,引導兒童參與社區治理。項目負責人也積極申報駱崗街道第三屆“無微不治”微公益創投項目,通過多樣化的志愿服務項目,激發大家參與熱情,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延伸陣地建設,凝聚鄰里參與力量
以九瓏灣小區紅色同心圓黨群服務站為主陣地,延伸拓展多維服務空間——將服務陣地向樓棟、廣場等生活場景深度延伸。在樓棟單元設置“達人招募”立體展架,搭建“鄰里嘮嗑角”等互動平臺,激活居民自治活力;開設“墨趣工坊”公益文化課堂,構建“文化學習 + 志愿服務”雙向賦能模式,讓傳統文化傳承與社區服務實現良性互動;在戶外廣場策劃“萌寶啃瓜大賽”“巧繪社區地圖”等主題活動,并推出“樓棟健康鄰里月”便民服務計劃,聯合三甲醫院資源打造“每月義診 + 健康講堂”服務閉環。此外,繁華社區也積極回應志愿者月度會議提出的內容,將在九瓏灣小區黨群服務站設立“志愿者服務角”,提供休息交流、技能培訓、積分兌換等功能模塊,增強志愿者歸屬感與榮譽感,持續推動“紅馬甲”志愿服務向常態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志愿精神成為社區治理的溫暖底色。(文/趙殷雪、王晨晨)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