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以來,安徽錨定“三地一區”戰略定位,主動服務做強國內大循環,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全省經濟運行頂住壓力、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增長6.2%,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居第3位。
新增技能人才15.6萬人
上半年,安徽全方位擴大有效需求,內生動能持續增強。前5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接待國內游客人次、旅游花費分別增長7.7%、8%。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4%,高于全國6.8個百分點。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突破9萬億元大關、增長9.5%,總量首次躋身全國前10位、增速居全國第5位。
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穩步提升。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實現“億度千秒”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1.2件,增長28.2%。招引博士后505人,新增技能人才15.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萬人。
汽車、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居全國第7位、長三角和中部第1位。汽車產量123.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1.3萬輛,均居全國首位。加快籌建省未來產業先導區,上半年先導區重點企業營收預計達400億元左右。新增國家物流樞紐、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各2個,總數分別居全國第5、第7位。
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有效激發。政府透明度指數居全國第7位,優化營商環境指標得分居全國第3位。前5個月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9%、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5個百分點。前5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15.4%,居全國第6位、長三角第1位。
全面服務融入國家戰略,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走深走實。主動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明確首批35個重點對接平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建設扎實推進,上半年接待康養游客590萬人次。改造城鎮小區281個、城中村1163戶。新建成高標準農田22.7萬畝,累計建成6543.9萬畝。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前5個月全省PM?.?平均濃度下降1.5%,優良天數比率提高0.1個百分點。全省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9.6%、提高2.5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比重提升至53.4%,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
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40.2萬人
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40.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9.1%。全力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運營,累計引進輸出醫院“三新”項目713項,填補省內空白107項。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0.7%、100.4%、98.5%。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安全發展基礎持續夯實。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獲優秀等次。電廠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率達到83%,省調電廠存煤可用32.5天、遠高于國家不低于20天的要求。截至6月底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7%、22.6%。
下半年,安徽將有力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加大首創性、差異化改革力度,鞏固外貿較快增長勢頭,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著力防范和化解風險隱患。同時,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匯聚民智民力,科學編制好“十五五”規劃綱要。(記者 彭旖旎)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