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咱們的好東西藏在深山,如今有了電商,手機就是新農具,直播就是新農活!”7月10日,在金寨縣雙河鎮大畈村產業中心二樓會議室,村民朱永田握著嶄新的直播設備,笑得合不攏嘴。這一幕,正是安徽農業大學助力大畈村電商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連日來,安徽農業大學的師生團隊深入大畈村,通過技術培訓、設備捐贈、入戶指導等方式,為當地電商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動能”,讓“山貨出山”搭上“數字快車”。
共商:校地同心繪“云”圖
“從特色種植到產業規劃,12年來,安徽農業大學一直是我們的‘智囊團’?!睋p河鎮人大主席段從付介紹,大畈村地處大別山腹地,生態資源豐富,但受限于交通和市場,優質農產品長期面臨“賣難”問題。
“服務‘三農’一直是我校的根和魂??吹洁l親們渴望學習新技能的眼神,我們責無旁貸。”農學院黨委副書記柳潔詳細介紹幫扶計劃,“這次我們不僅帶來培訓講師、實踐團隊,更帶來了‘科技助農’的理念,就是要手把手教、實打實幫,把高校的‘智力活水’精準滴灌到咱大畈村的田間地頭,讓手機真正成為鄉親們的‘新農具’!”
賦能:授人以漁添“翼”膀
“直播不是‘獨角戲’,而是和屏幕那頭的‘老鐵’交朋友! 咱們的茶葉為啥好?是高山云霧養出來的,是咱老鄉一片片手摘的,這就是最打動人心的‘賣點’!”在7月10日的電商直播培訓課上,學校特邀的電商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40余名村民傳授直播技巧。從產品包裝到話術設計,從流量運營到粉絲互動,村民們聽得認真,記得仔細。
“以前用手舉著手機直播,畫面抖得厲害,現在有了專業設備,效果大不一樣!這補光燈一亮,咱心里也更有底氣了!”村民李大嫂接過學校捐贈的手機支架和補光燈,迫不及待地試用起來。
深耕:入戶解憂見真情
理論落地,關鍵在實操。安徽農業大學師生組成5支小分隊,頂著烈日走村入戶,手把手指導村民搭建直播間、上架農產品。
“葉嬸,您看,價格設置在這里點開......商品描述要突出‘現摘現賣',就寫‘不是所有的姜都叫小黃姜!咱們大別山高山小黃姜,它的姜香味濃郁,辛辣味醇厚不嗆喉’!對,就這樣,真實最能打動人!”葉大嫂在指導下完成操作,臉上笑開了花:“閨女,有你們這樣教,我這心里踏實多了,趕明兒我也試試開播!”
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師生們還組建了微信群,隨時解答村民疑問?!坝袉栴}隨時‘喊’我們!”安農大電商實踐團隊隊長葉家偉的承諾,讓村民們吃下了“定心丸”。
展望:信心滿懷踏“云”途
在大畈村農產品直播基地,記者見到了正在指導農戶直播的安徽農業大學派駐大畈村第一書記仇飛。談及學校此次幫扶行動,仇飛如數家珍:“這次我校帶來的不僅是設備和技術,更是一場助推電商發展的‘及時雨’!”仇飛介紹,大畈村的電商產業經歷兩年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人才、技術、設備等多重挑戰。他指著嶄新的直播設備說,“這次學校專門組建了專家團隊下沉到戶,不僅是送設備、教技術,更重要的是點燃了鄉親們發展直播電商產業的熱情和信心!”談及未來,仇飛信心滿滿:“有了安農大持續的‘云動力’,我們駐村工作隊更有決心,讓更多優質農產品乘‘云’出山,助力鄉親們穩穩增收!”
從培訓教室到田間地頭,從設備捐贈到品牌打造,安徽農業大學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正在大畈村結出累累碩果。正如仇飛所說:“我們要讓手機成為新農具,讓數據成為新農資,讓電商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p>
本網記者 程榕娟 通訊員 柳潔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