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回信中,提出了殷切期望,對同學們信中“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的觀點表示肯定。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啟示廣大青年,要成就一番事業,做新時代好青年,必須培養不怕吃苦、樂于吃苦的精神和品格。
“自古軍旅多艱險,從來為武少安閑”。年輕干部應拒絕躺平,要做進取青年。進取青年是指在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都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創造力、充滿生命力的青年。他們不滿足于平庸的生活狀態,不滿足于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不滿足于沒有創新的思維方式,而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不平凡的價值和意義,要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要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耐力。
做進取青年,需要我們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不斷挑戰自己,不斷超越自己。
要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鳥兒的夢想是在天空飛翔,魚兒的夢想是在水中暢游。那么,作為教師,我們的夢想又應該是什么呢?當然是桃李滿天下,是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才。當有一天在新聞報刊上看到自己的學生事跡的時候,我們可以驕傲且自豪地對別人說:“看,那是我的學生!”人,只有有了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才會有動力去實現它。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是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作為老師,我們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要啟發他們的夢想,更要不斷鼓勵他們為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既是政治新課改的重要目標,又是時代發展的迫切要求。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只有有了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工作和學習中創造出新的價值和意義。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多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適應發展中的教學環境和要求。
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無論是家庭、朋友、同事還是社會交往,都需要我們與人相處,而積極的態度是改善人際關系的關鍵之一。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樂觀的態度,能夠讓我們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撓。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讓我們在團隊中更好地合作、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互相幫助,從而實現共同的目標。作為老師,我們要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與學生的關系、與家長的關系,面對這諸多人際關系,我們需要在各種情況下及時進行調整,以最好的一面將自己呈現,所以,教育學和心理學是我們終其一生的必修課。
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科學飲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來愈迫切。與此同時,日常生活中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這讓更多的疾病患者越來越年輕化。作為老師,我們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我們要以一個健康的狀態去引導他們,告訴他們,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和體力去面對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各種挑戰。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定期進行體檢,堅持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
總之,進取青年要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創造力、充滿生命力,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不平凡的價值和意義,要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要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尹嬙)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