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粒鹽,藏著大學問!7月2日,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映月校區二(4)中隊的隊員們在沈謝華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安徽省合肥市制鹽有限公司,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鹽”學之旅,孩子們用好奇的雙眼、探索的雙手,揭開了食鹽背后的神秘面紗。
鐵軌上的鹽業變遷:見證城市民生保障線
1950年,合肥鹽業公司成立,承擔起保障合肥市食鹽供應的重任?,F場工作人員為孩子們生動講解了選擇制鹽生產基地的標準以及合肥鹽業的發展歷程。
鹽業的運輸與儲存,是保障供應的生命線?;顒又?,孩子們來到鹽業鐵路專用線旁,他們認真聆聽工作人員講解著這條建于1965年的鐵路線,好奇地觸摸著這條見證了合肥從依賴外省供鹽到實現自給自足的歷程的鋼鐵生命線鐵軌,紛紛驚嘆鐵路線起的重要作用。
倉庫里的“鹽”色世界:觸摸保障民生的堅實后盾
隨后,孩子們走進了省級和市級儲鹽倉庫。隨后,孩子們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了省級和市級儲鹽倉庫。眼前的建筑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講解員告訴大家,始建于1965年的倉庫,以其保存完好、跨度大、面積廣的杉木質排架結構,展現了當年建設者的高超技藝,至今仍堅固地履行著儲鹽保供的使命。
步入倉庫內部,景象更為震撼:一袋袋食鹽整齊堆疊,宛如連綿的白色小山。在擺放著大顆粒鹽的區域,孩子們一邊好奇地觸摸感受顆粒的差異,一邊聆聽講解員介紹不同種類鹽(如低鈉鹽)的特性和用途。置身于這座“鹽立方”中,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了鹽業系統保障城市民生需求的堅實力量。
鹽粒中的科普課:安全健康學問多
為普及科學用鹽知識,合肥鹽業公司特別設置了“食鹽安全”科普環節,講解員用生動的講解和有趣的互動,為孩子們揭開鹽的神秘面紗,從鹽的來源、分類、生產,如何辨別真假碘鹽,到如何科學用鹽。
互動問答環節點燃了現場的熱情,“為什么要吃加碘鹽?”“我們合肥人吃的鹽從哪里來?”一個個問題拋出,孩子們踴躍搶答,氣氛熱烈。通過講解,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不合格食鹽的危害,在心中牢固樹立了“少吃鹽、吃好鹽”的健康理念,收獲滿滿干貨。
一粒鹽,一課堂;一次實踐,一份成長。這場沉浸式的“鹽”學奇妙冒險,讓淮三小映月校區的學生們走出教室,以腳步丈量、用雙手觸摸,不僅深入了解了食鹽安全知識和合肥鹽業的發展脈絡,更在心底悄然播下了探索科學奧秘、熱愛家鄉文化的種子。
責任編輯:李志慧